林小夏猛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
空气中弥漫着草药的味道,窗外传来嘈杂的人声。
她挣扎着坐起来,头痛欲裂,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我不是在实验室吗?怎么会……”她喃喃自语,环顾四周,发现自己穿着粗布衣衫,头发被简单地束起。
床边的木桌上放着一本破旧的医书,封面写着《千金方》。
“小姐醒了!”
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门帘被掀开,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跑了进来。
“谢天谢地,您终于醒了!”
林小夏愣住了。
“小姐?你是谁?这是哪里?”小姑娘惊讶地看着她。
“小姐,您不记得了?这里是长安城外的杏林村,您是我们林家的独生女林小夏啊!”
林小夏感到一阵眩晕。
她,现代医科大学的高材生,竟然穿越到了唐朝?而且成了一个普通的农家女?接下来的几天,林小夏逐渐接受了现实。
她的“父亲”林老汉是个郎中,在村里开了一家小药铺。
母亲早逝,家里只有她和父亲相依为命。
林老汉对她宠爱有加,但家里的条件十分艰苦。
一天,林老汉出诊未归,林小夏在药铺帮忙。
一个农妇抱着一个高烧不退的孩子闯了进来。
“林大夫,快救救我的孩子!”
农妇哭喊道。
林小夏急忙上前查看。
孩子面色潮红,呼吸急促,额头滚烫。
她摸了摸孩子的脉搏,发现跳动得很快。
“孩子得了风热感冒,需要降温。”
林小夏说道,“我去煮些银翘散。”
农妇惊讶地看着她。
“林大夫,您什么时候会看病了?”林小夏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急忙掩饰道:“父亲教过我一些基本的医术。”
她转身去抓药,心里却在盘算。
现代医学知识在这个时代应该能派上用场,但必须小心谨慎,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男子走了进来。
他穿着粗布衣衫,背着一个药篓,相貌堂堂,气质不凡。
“这位姑娘,请问林大夫在吗?”男子问道。
林小夏抬头看了他一眼,心跳漏了一拍。
这个男人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气质,既儒雅又英气逼人。
“家父出诊去了,您有什么事吗?”林小夏尽量保持镇定。
男子笑了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在下李怀仁,是城南济世堂的学徒。
听说林大夫医术高明,特来请教。”
林小夏心中一动。
济世堂是长安城有名的药铺,没想到这里的学徒也如此不凡。
“不知李公子想请教什么?”林小夏问道。
李怀仁从药篓里拿出一株草药。
“这是我今天在山上采的,不知姑娘可识得?”林小夏接过草药,仔细看了看。
叶子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根部有红色纹路。
她突然想起《本草纲目》里的记载。
“这是红景天,性平,味甘,归肺、心经,有补气清肺、益智养心的功效。”
林小夏自信地说道。
李怀仁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姑娘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见识,实在难得。”
林小夏谦虚地笑了笑。
“不过是略懂皮毛罢了。”
两人正说着话,林老汉回来了。
看到李怀仁,他热情地打招呼。
“李公子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呢。”
林老汉说道,“前几***送来的那个病人,病情已经好转了。”
李怀仁微笑道:“那就好。
林大夫医术高明,在下佩服。”
林老汉摆了摆手。
“哪里哪里,都是李公子提供的药材好。”
林小夏在一旁听着,心中疑惑。
济世堂的学徒怎么会亲自送药材到这么偏远的小村子?而且看父亲对他的态度,似乎很尊敬。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怀仁经常来杏林村,有时送药材,有时请教医术。
林小夏渐渐发现,这个李公子不仅精通药理,对医术也有独到的见解。
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病情,林小夏也不知不觉地将现代医学知识融入其中。
一天,李怀仁带来一个紧急消息。
长安城爆发了大规模的痢疾,许多人染病,连宫里的贵人也未能幸免。
“林大夫,您能否帮忙配制一些止泻的药?”李怀仁焦急地问道,“宫里的太医们都束手无策了。”
林老汉犹豫了一下。
“我这小地方,哪有什么好药……”林小夏却眼睛一亮。
她想起现代医学中治疗痢疾的方法,尤其是黄连素的作用。
“我有办法!”
林小夏说道,“用黄连、黄芩、黄柏和木香煎服,应该能有效。”
李怀仁和林老汉都惊讶地看着她。
“小夏,你何时学会了这些?”林老汉问道。
林小夏意识到自己又说漏了嘴,急忙解释道:“我在父亲的医书里看到的。”
李怀仁若有所思地看着她。
“姑娘果然见识不凡。
既然如此,不如随我去长安城走一趟,亲眼看看病情如何?”林小夏心中一阵激动。
她早就想去长安城看看了,而且这是一个展示自己医术的好机会。
“父亲,我想去帮忙。”
林小夏说道。
林老汉叹了口气。
“好吧,你就随李公子去吧。
路上要小心。”
就这样,林小夏跟着李怀仁来到了长安城。
她做梦也没想到,这一趟旅程会彻底改变她的命运。
长安城的繁华让林小夏惊叹不已。
街道上行人如织,店铺林立,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李怀仁带着她穿过几条小巷,来到济世堂。
“李公子回来了!”
一个伙计迎了出来,看到林小夏,愣了一下,“这位是……”“这位是林大夫的千金,林小夏姑娘。”
李怀仁介绍道,“她来帮我们治疗痢疾。”
伙计惊讶地看着林小夏。
“姑娘也懂医术?”林小夏笑了笑,没有回答。
李怀仁带她来到后院,那里已经搭建了临时的病房,躺满了病人。
“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
李怀仁皱眉道,“每天都有新的病人送来,死亡率很高。”
林小夏仔细观察了一下病人的症状:腹泻、呕吐、发热,严重的已经脱水。
“这是典型的细菌性痢疾。”
林小夏说道,“必须用抗生素治疗,同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李怀仁疑惑地看着她。
“抗生素?电解质?这是什么药?”林小夏意识到自己又用了现代术语,急忙解释道:“就是我之前说的黄连、黄芩这些药材。
另外,需要给病人喝淡盐水,补充水分。”
李怀仁点点头。
“我这就去准备。”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小夏和李怀仁一起配制草药,给病人服用。
她还教伙计们如何制作淡盐水,给脱水的病人补充水分。
奇迹般的,病人的病情开始好转。
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人涌到济世堂求医。
林小夏的名声也渐渐传开了。
一天,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男子来到济世堂。
他身后跟着几个家丁,气势不凡。
“听说这里有位林姑娘医术高明,特来请她入宫给公主治病。”
中年男子说道。
林小夏吃了一惊。
入宫?这可是她从未想过的事情。
李怀仁皱眉道:“这位大人,林姑娘只是个民间郎中,恐怕难当大任。”
中年男子冷笑一声。
“公主的病连太医院都治不好,你们这些江湖郎中要是能治好,重重有赏。
要是治不好……”他没有再说下去,但威胁的意味不言而喻。
林小夏深吸一口气。
她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但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如果治不好公主,后果不堪设想。
“我愿意一试。”
林小夏坚定地说道。
李怀仁惊讶地看着她。
“小夏,你……”林小夏对他笑了笑。
“放心吧,我有把握。”
于是,林小夏跟着中年男子进宫了。
李怀仁放心不下,也请求一同前往。
来到皇宫,林小夏被带到公主的寝宫。
公主躺在床上,面色苍白,不停地咳嗽。
“公主染上了风寒,高热不退,已经三天了。”
太医令说道,“我们用了各种退烧药,都不见效。”
林小夏仔细检查了公主的症状:高热、咳嗽、胸痛,听诊时肺部有湿啰音。
“这是大叶性肺炎。”
林小夏说道,“需要用抗生素治疗,比如青霉素。”
太医令疑惑地看着她。
“青霉素是什么药?从未听说过。”
林小夏意识到自己又犯了***病。
“就是蒲公英、金银花这些清热解毒的草药。”
太医令冷笑一声。
“这些药我们都用过了,根本没用。”
林小夏并不气馁。
她让宫女准备了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等草药,煎成汤剂给公主服用。
同时,她还让公主多喝水,保持室内通风。
奇迹再次发生。
公主的体温逐渐下降,咳嗽也减轻了。
三天后,她已经能下床走动了。
皇帝龙颜大悦,亲自召见林小夏。
“林姑娘年纪轻轻,医术竟如此高明,真是难得。”
皇帝说道,“朕要重重赏赐你。”
林小夏婉言谢绝了赏赐。
“民女只是略懂医术,不敢居功。”
皇帝更加赏识她。
“既然如此,朕封你为尚药局供奉,专门负责宫廷的医疗事务。”
林小夏心中一惊。
尚药局供奉,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官职。
但她一个穿越者,真的能胜任吗?“谢陛下恩典。”
林小夏跪下谢恩,心中却在盘算。
这或许是一个更好的机会,能让她接触到更多的医学知识,甚至找到回到现代的方法。
就在这时,李怀仁走了进来。
他跪在地上,向皇帝请安。
“李怀仁,你也来了。”
皇帝说道,“这次公主的病多亏了林姑娘和你,朕要赏赐你们。”
李怀仁微笑道:“谢陛下恩典。
但臣只是略尽绵力,不敢居功。”
林小夏惊讶地看着李怀仁。
他的举止言谈,哪里像一个普通的药铺学徒?从皇宫出来后,林小夏忍不住问道:“李怀仁,你到底是什么人?”李怀仁苦笑道:“实不相瞒,我是当今圣上的六皇子,李玄。”
林小夏震惊地看着他。
“你是皇子?那为什么要隐瞒身份?”李玄叹了口气。
“皇宫里的生活太压抑,我想过普通人的生活。
而且,我对医学很感兴趣,想多学些东西。”
林小夏恍然大悟。
怪不得他对医术如此精通,原来他一直在暗中学习。
“那你现在……”林小夏欲言又止。
李玄笑了笑。
“现在我要回皇宫了。
不过,我会常来看你的。”
林小夏点点头,心中五味杂陈。
她不知道这是福是祸,但她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和这个时代紧紧交织在一起了。
林小夏站在尚药局的庭院里,望着满架的草药在晨露中泛着微光。
自那日被封为供奉后,她已在这里度过了七日。
每日天未亮便要进宫,核对药材、整理医案,还要应对太医们的审视目光。
“林供奉,这是新到的阿胶。”
药童捧着锦盒进来,声音里带着敬畏。
林小夏揭开盒盖,指尖抚过温润的胶块。
现代药理知识告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