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A-

山杏的脸瞬间烧红,尴尬得恨不能挖个地洞钻进去。

刘掌柜面对江素雨,脸上的表情像调色盘般一言难尽,但绝对没有歧视,略微窘迫地把江素雨迎进店歉意道:“万掌柜就是嘴碎一点,其实心不坏。”

江素雨心道:语言能杀人,心不坏能说出那么伤人的话?但凡她不是穿来的,万掌柜那几句话真能把她送走。

丢……嘭……“啊……我的牙!”万掌柜捂着满口鲜血的嘴,疼得泪流满面:“谁?哪个小畜生敢用石子暗算老娘?给老娘站出来,看我不削死她。”

江素雨窃笑,拉住珺墨渊还是小声提醒了一句:“下次出手再轻一点,别闹出人命。”

珺墨渊点头,奇迹般理解的江素雨这句话:只要不闹出人命就行了呗!江素雨并不知道,攻击万掌柜的石子力道,还没有攻击封神医那枚的十分之一。

山杏捂着心口默念“阿弥陀佛”,人果然不能随意造下口孽。

“哎呦!”刘掌柜缩了缩脖子双手合十:“罪过罪过!”江素雨问:“掌柜的,你们家能定做衣服吗?”刘掌柜为难道:“我们家都是小本生意,布匹都卖给穷苦人家。

请不起绣娘,一般的人家也舍不得银钱找人做衣服,都是裁几尺布自己回家做,没有绣娘呢!”“好吧!”江素雨无可奈何,指着其中的细棉布问:“白棉布多少钱,给我拿一匹。”

刘掌柜双眼一亮,很久都没有遇到那么大的单,忙取下来用薄草席打包裹好道:“平时卖18文一尺,你整匹买,算17文一尺,一匹40尺,算你六百八十文。”

江素雨又买些碎花料子和深色的粗麻布,总共才花了一两零一钱银子。

想到两斤盐就花了二两,江素雨感叹:“还是盐贵啊!”再花三百文买了针头线脑,全部放进珺墨渊的背篓。

从刘氏布行出来,江素雨进了药铺。

茴香、八角、桂皮、香叶、胡椒、花椒等香料,各买了几两。

药铺掌柜一脸莫名问:“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也不是药方啊,你买这些做什么?”江素雨笑容璀璨:“这些药组合在一起也不是毒药啊,掌柜的怕什么?”药铺掌柜一噎,收了二两三钱银子,把江素雨要的所有东西打包好,递给她时还有些犹豫:“你到底拿这些东西做什么?”江素雨拉着药包与掌柜拔河,双方都不松手。

药房掌柜盯着江素雨的眼睛,江素雨目光真诚满脸堆笑:“我做香料用。”

“呃……”掌柜想说:姑娘你别笑成吗?这鼻青脸肿的样子好渗人呢!掌柜松手,从药柜最隐秘的抽屉里取出一瓶药递给江素雨道:“姑娘,这是本店最好的活血化瘀药膏,封神医亲自调配,绝对正品,要不要带一瓶?”江素雨:“……”哎呀!原来现代人的带货能力是从老祖宗那儿传下来的。

江素雨接过药膏,脑海中立即浮现瓶子里的药膏配方:红花、川芎、牛膝、桃仁、枳壳……我去,自己可以在古代搞药品鉴定了,哈哈哈……江素雨内心一阵狂笑。

药铺掌柜看着江素雨变幻无穷的脸色肝颤了一下,弱弱道:“姑娘和本店有缘,这瓶药膏四两五钱友情价送你吧!”江素雨立即根据药材配比和工艺算出药膏价格。

脑海中甚至还出现了,装药膏的瓷瓶的产地和价值。

药店掌柜确实分文未赚,***出售。

江素雨也很干脆,连还价都没有,直接付款。

转身正准备走,看到药铺的老大夫给一个摔伤的孩子接骨。

想起受伤在家的董大郎,又退回药柜问:“掌柜的,家兄上山打猎摔伤了腿脚,不知店里的老大夫能否出诊?”掌柜点头:“你算是问对人了,我们药堂的方大夫是远近闻名的接骨能手。

等他治完那个孩子,跟你走一趟,只是车费和诊费略高。”

江素雨摆手:“没事儿,大哥的腿脚要紧,病情拖不得,越拖越严重。”

“哎,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药铺掌柜竖起大拇指:“姑娘你说得太对了,很多人就是因为小病拖成了大病。

当然,我也能理解他们,百姓穷苦,税负都交不上,哪儿有银钱买药?”江素雨沉默,个人有个人的缘法。

她太弱小,心有余而力不足,帮不了其他人,先过好自己的日子再说。

药堂需得保证方大夫的安全,安排马车接送。

江素雨说了地址,付了定金。

走出药房,迎面对上珺墨渊看着唐人流哈喇子。

江素雨花了十五文,买了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的糖人,才把珺墨渊的注意力拉回。

这货傻归傻,对自己真的好,普通人家养不起呀,养不起!该买的东西买得差不多,江素雨带着一脸幸福舔唐人的珺墨渊赶往与董母的约定地点。

不远不近***珺墨渊的单南铖惊掉下巴。

封神医捂脸,简直没眼看:“主子若是恢复神志,知晓今日举动,会不会把自己怄死?”单南铖头顶一排乌鸦飞过,小声调侃:“一个从不吃糖的人,突然把糖当成至宝,你说清醒以后会怎样?”“不敢想,不敢想啊!”封神医连连摇头,见江素雨带着珺墨渊和董母三人汇合。

董三郎还钱的过程并不算顺利,要回借条时被打了一顿,不过伤皮不伤骨。

但总算把借条要了回来,还保下了五钱银子,只交了二钱利息。

董母感觉无债一身轻,忙不迭安抚江素雨:“三郎被打一顿没关系,我们少交了五百文钱,也算大赚一笔。”

“呵呵!”江素雨干巴巴咧唇。

被打一顿才保住五百文,还开心成这样。

换自己,高低得让刀爷贴点医药费和营养费。

来日方长。

这仇,江素雨记下了。

来时坐老王头的牛车,回去的东西太多,一辆牛车拉不下。

大家忙着回去收竹米,还得追赶方大夫的马车。

江素雨提议,他们租两辆马车回去。

董二郎立即反对:“太贵了,就算赚了点钱,也不能这样挥霍。

你看你买了多少东西,我们什么家庭,能经得住你这般用钱?”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