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皮匠 - 主页

2024-08-21

层层着眼,方知峰顶人高

步步小心,须防石头路滑
云南昆明有圆通山,山上有寺,曰圆通寺,为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阳春三月,云南樱花和垂丝海棠竞相开放、灿若霞海,令人赏心悦目,所谓“螺峰叠翠,圆通樱潮”“春光似海,盛世如花”,系昆明的八景之一。
此为悬挂在昆明圆通山圆通寺里的对联。圆通寺本是佛教圣地,由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教派的佛殿组成,三大教派不同的宗教风格融于一寺。此联字义表面写沿悬崖登高时的情景,实则蕴涵典故、语涉双关,寓意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
“石头路滑”说的是唐代两位名僧石头希迁和马祖道一及其门生隐峰禅师的一段公案。石头希迁是青原行思门下高僧,而马祖道一则是南岳怀让门下高僧。两人虽非师出同门,却常将弟子推介到对方门下修行。隐峰禅师是马祖道一的门生。
马祖道一在让隐峰禅师去石头希迁处提高道行时,曾嘱咐道:“当心石头路滑。” 但隐峰禅师却不知禅海高深,在与石头希迁机峰相对时败下阵来,滑倒于“石头”路上。
“峰顶人高”出于佛典。据佛教解释,人所居住的世界中心是一座大山,名曰须弥山。“须弥”汉译为“妙高”“妙光”“善积”等。须弥山也译为“妙高山”。禅宗所说“妙高顶上”意为悟道的至高境界,所谓“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
佛教的小乘禅是按修习次第的,分为四种,即“四禅”、“四静虑”,分别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初禅是由“寻”“伺”的作用而厌弃欲界从而进入发出内心的“初识喜悦” 。二禅是以“内等净”方式进一步除去以名言文字为思维方式的“寻”“伺”功用,形成内心的信仰从而达到“定生喜乐”。三禅是入住非苦非乐之感受,并以“正念”“正知”修习而入“离喜妙乐”之境。四禅是以“念清净”“舍清净”之心舍弃三禅所得妙乐,唯念修功养德,以进入“不苦不乐”的境界,以此修禅直到彻悟,到达妙高顶上。此处“层层着眼,方知峰顶人高”就为此意。
人一生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人该完成的使命,这就要层层着眼走好每一步。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要从“而立”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后面是有很多功课要做的。其中最关键的阶段是“三十而立”。“立”什么?孔子自己说“立于礼”,并说:“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也。”有了立之后,层层修炼,以至于四十岁不惑而成智者,五十岁知天命而不忧,六十岁耳顺而不躁,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僵。人在觉悟中成就自己的精神世界,实现峰顶人高之境界。